政大权在手,总好过一个虚的头衔。

“命人召张羽进京,朕要亲眼见见这个小县令。”李卫民嘴角上扬着。

定凉州刺史这件事情,宜早不宜迟。

不然时间一拖就不好处理了。

决定之后,李卫民的命令很快便,朝着平川县的方向一层一层地传达下去。

第二天清晨。

平川县。

所有成年的百姓,都在各个团的保护下,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
虽然在冬季的时候很辛苦,但是张羽控制着众人的工作量。

并未让这些百姓过于辛苦。

而且百姓们都知道,这些都是为了平川县的建设,所以哪怕再苦再累,也是有说有笑的。

在一片闲置的宅屋内。

突然传来了阵阵的朗读之声。

十几个先生,十几间教室。

每间教室安置五十个学生。

学生年龄从七岁到十七岁不等。

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平川县大部分的孩子。

叶善仙亲自给孩子教书,从识字开始,慢慢的教学叶善仙特别的有耐心。

读书写字,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,是遥不可及的东西。

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触碰的东西。

能够读书,就说明有未来。

所以当张羽创办这个大学堂的时候,很多百姓是举双手双脚赞成,当知道临时的大学堂开课的时候,很多百姓天都没有亮,就把孩子送过来了。

生怕跑慢了。

最重要的是张羽已经承担了所有学生的读书费用。

张羽是一步一步死死的,抓住了平川县百姓的民心。

在这种时代,分给百姓田地,给百姓饭吃,还让百姓的孩子能够读书写字,吃得饱,穿的暖的官员。

那就是百姓的父母官,再生父母啊。

所以今天干活的百姓都异常的卖力。

那些有孩子进去大学堂读书的也好,或者是那些还没有孩子或者是孩子还没有到读书年龄的。

都知道,只要自己这孩子进了学堂,未来一定会有出息。

没有的就想着赶紧生。

过了这个冬季,张羽就要开始下力度催生了。

章节目录